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

太长了…

Сообщение из ленты +bill shen:

许小年:当下中国没什么东西值得投资 之一(此文略长,没兴趣的可忽略)



6月5日,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许小年教授在天津做了主题为“中国经济结构性衰退医治之道”的演讲。在提问环节,有观众请教许小年在中国最适合投资什么?许小年坦诚答道,中国没什么东西值得投资的,自己只买了一点靠谱的理财产品。之所以买理财产品,是因为中国的金融管制非常厉害,一方面制度让信托极为头痛,另一方面由于管制导致了局部领域的高收益,因此信托机构就以理财产品的方式和大众分享这笔超额收益。但许小年另一方面也坦言,这种状况不能够持续。

  以下的现场演讲及问答实录:



  我们的结构性问题是长期依靠投资驱动,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点,就是投资再也驱动不下去了,因为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,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卖不动了,受到了购买力的限制,受到了居民收入增长的限制,再也走不下去了。表面上看需求不足,根本不是这么回事,真正的原因是结构性失衡,我们这里说的是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失衡,实际上你再往下深挖下去,还有更多的原因,后边我们都会谈到。



  为什么我说投资驱动的这种增长模式再也走不下去,受到了居民这一方购买力的限制?从数字的统计上我们可以看到,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,到去年已经高达50%,日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,大概只有25%,美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,只有20%。所以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中,我们已经是严重的依赖投资来驱动经济的增长。



  这种增长不可能无限的延伸下去,有一个极限,这个极限是多少?就是一年生产出来的GDP不吃、不喝、不消费,通通的用于投资,去建厂房、去再搞一个滨海新区、再去弄一条京津高铁,京津高铁两年前我听说是亏损的,现在扭亏了没有?好像依然是亏损的。所以我们坐车过来感到很舒服,但是大家知道不知道这条铁路就是经济中的一个黑洞,会不断的吞噬财政的补贴、财政的收入?像这样的建设你搞了太多了,这个国家负担不起,财政补贴是贴不起的,虽然我们坐的很舒服,半个小时就到了,但是如果长期亏损的话,财政怎么去贴他?



  不吃、不喝、不消费,通通用于投资,我们相信实际上投资对GDP的比率不会到1 的,到多少就是到头了呢?我们现在已经50%了,各位能想像70%吗?100块钱的GDP制造的财富70块钱用于投资、30块钱用于消费,而30块消费里面有一半是政府消费,而不是居民消费,你能想像吗?



  现在我们的国民收入分配始终有利于政府和企业。政府和企业拿了钱干什么?拿了钱就去投资,所以你要想把需求方的结构失衡改正过来,必须要探讨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。由于国民收入分配长期有利于政府、有利于企业,致使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靠投资驱动,而投资和消费有一个很大的区别,就是投资要形成生产能力。



  过去十年间,我们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大致以每年20%的速度增长,而国民收入的增长只有10%,所以投资增长常年高于收入增长,就使得国内的购买能力落后于产能增长,这也是我们不得不依赖外需的主要原因。加入WTO以来十几年间,我们对外需的依赖越来越重,原因是国内购买力无法吸纳这么高的投资速度所形成的生产能力。



  现在金融危机一冲击,外需明显疲软,我们过去过度投资所形成的产能过剩就暴露出来,其结果企业不敢再投资了。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,我们再次的拉动投资,而这次拉动投资不是企业投资,是政府投资,投资的方向是基础设施,而我们传统的这些制造业都被过剩的产能所困扰。这是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:产能过剩。



  我们大概看了一下数据,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我们的经济总量按照不同的汇率计算,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/2到2/3这个区间,这是我们的经济总量,但是我们多项产能是世界第一。钢铁、有色金属,特别是电解铝,水泥、玻璃、煤炭、汽车、发电设备、电视、手机、冰箱、空调、服装、玩具、鞋袜等等,从资本品到消费品,我们的生产能力都是全球第一,但是我们只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我们的人均GDP的数值也就是在全世界的平均左右,甚至比全世界的平均还要更低。



  生产能力和国内的购买力严重的不匹配,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结构性问题。这个结构性问题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,因为过去我们是靠投资拉动、靠外需拉动,现在并不是说企业没有能力再投资了,企业还有能力投资,甚至政府也有能力投资,但问题是往哪里投资?在哪里投资可以获得回报?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。



  我们看一下日本,日本战后(投资)上升的也非常快,但是上升到40%的时候就上不去了,就下来了,一下来以后日本的经济20年衰退,到今天爬不出去,今天安倍经济学炒来炒去炒成那个样子,从安倍经济学第一天出来的时候我就说,安倍经济学是什么?是垃圾筒里拣回来的政策。安倍是什么样的人呢?安倍是从垃圾筒里拣回来的政客。他已经当过一回首相,混不下去,自己躲在医院里递一个辞呈,现在卷土重来第二次,你认为他能干出什么名堂来吗?我不相信。



  看一下安倍这些手段,都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,货币政策贬值、发钞票、政府花钱,政府没钱了,日本政府负债已经到了GDP的240%,比欧债国家全都高,怎么能够再发债?最近他发行国债碰到问题了,问题在什么地方?国债利率上升。国债利率上升是什么信号?是债券投资者对政府的信用发生了怀疑。你还还得起吗?你还还得了吗?所以在超发货币的情况下,日本的国债开始上升,国债收益率开始上升,日本老百姓长期的负担政府,到现在终于感觉到政府可能破产,政府可能破产国债收益率要求提高,风险和收益永远是匹配的。



  所以安倍经济学我一点都不看好,所以我坐等安倍第二次辞职,我就等他辞职,你要问我时点,时点我不知道,但是最近我已经看到了。大家注意到日经指数没有?一天跌7%,谁说A股是世界纪录啊,不是!你看看日经,人家一天可以跌7%,过了没两天又跌5%,上个礼拜一天跌3%,跌得安倍我看又快住院了。今天看到的消息,安倍又要拿出第三轮经济增长方案,第三轮政策出台,他还能出台什么啊?你给他算算账,日本同样是结构性问题。



许小年:当下中国没什么东西值得投资 之二



一方面是政府的投资在上升,另外一方面是居民消费在下降。过去十年间,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,从45%一路下跌到35%,跌掉了10个百分点,为什么跌掉了10个百分点?国民收入的分配有利于政府、有利于企业,而不利于居民,居民拿什么消费?所以一路下跌,跌下去。



  因此,我们看上去需求方的结构失衡,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失衡。政府拿的份额越来越大,企业拿的份额越来越大,而政府和企业的收入是无法促进消费的,当然政府也可以促进一些,什么茅台酒、中华烟,也能促进一些。最近出了新的纪律,政府不能通过茅台酒和中华烟促进消费了,都用去投资了。所以中国一路投资走下来。



  我找到了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数据,大家看一下,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,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路上升。改革开放的前半段是国退民进,改革开放的后半段是国进民退,据说国进民退现在成了敏感词了,不能讲,我发了一条微博,好像把我的微博屏蔽了,我看了半天说我的微博讲的是经济,没有任何敏感的东西啊,你屏蔽我什么呢?后来又人跟我说,说你上面用了一个词叫“国进民退”。国进民退屏蔽也罢不屏蔽也罢,是存在的事实,请看数据:从96年以来,政府收入占GDP比重从12%上升到了去年的32%,已经超过了改革开放前,已经超过了计划经济年代。而且我这里的数字还是不完全的统计,只包括了预算内收入和土地出让金,其他的预算外收入还没包括在里面,如果把其他的预算外收入放到里面,比例还更高,这不是国进民退是什么?这样的情况下,你想指望老百姓扛住经济的下行,老百姓拿什么扛着?你想消费上来,消费是要有收入做支持的,结论是什么呢?结论是中国经济的衰退不可避免。



  过剩产能现在已经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,在微观层面上生产价格指数不断的下跌,钢铁、水泥、煤炭等等行业最近的消费报出来,都是利润的下降甚至亏损。企业开始裁员、就业形势严峻,今年的大学生是历年来就业状况最差的一年,北京的数字是,毕业生大概在毕业的时候能够签了约找到雇主的只有30%,为历年来最低,企业都开始在裁员。在宏观层面上,投资增长乏力、经济增长放缓。



  我不愿意用硬着陆这个词,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依然是掉以轻心,认为是所谓的周期性的波动,下降一两个季度再过一年半载经济形势会自动的好转,我们可能要犯错误,这个经济下滑的趋势停不住,因为它不是周期性的,是结构性的。



  在结构性的衰退面前,宏观经济政策失灵,宏观经济政策没用,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中央政府表明了态度,不会再出台像4万亿那样的刺激性政策,我认为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。你再出台这样的政策也没用,为什么?因为是结构性的衰退,因为是过剩产能导致的投资增长速度的放慢。宏观政策如果像09年那样再出台4万亿,这个4万亿基本上都用在了投资上。



 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?制约投资的瓶颈因素不是资金、不是贷款,企业有资金、有钱,制约投资的是什么?制约投资的瓶颈因素是什么?自从凯恩斯主义诞生以后,我们经济学除了需求不会别的了,动不动都是需求不足。为什么需求不足?为什么企业不投资?因为没有赚钱的投资机会,制约投资增长的是可以盈利的投资机会。



  我实在是想写一本常识性的宏观经济学,我认为凯恩斯出来以后把人们的常识全搞乱了。凯恩斯告诉大家需求可以创造价值,只要我想要什么东西,它就能够被生产出来,而不是这个杯子先被生产出来,然后才能被我使用,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思路。一个常识性的经济学的思路是:这个杯子只有被生产,出来才能够被消费,所以我想把经济学从需求转到供给。你看上去是企业不愿意投资,企业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不愿意投资?并不是说他没有钱,他有钱但是他也不愿意投资,因为他找不到能够赚钱的投资项目。制约投资增长的是投资的机会,我拿了钱往哪投?这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因素。



  去年有一则消息大家注意到没有,中国的一个大型的钢铁企业,花了一百亿去投资,但是这个一百亿投资不是去建新的钢厂,一百亿去干什么?养猪。钢铁企业为什么养猪呢?钢铁企业炼钢是专家,养猪比农民养的好吗?钢铁企业为什么要投资去养猪?因为在钢铁行业中到处都是过剩产能,我再投钢厂不是找死吗?钢铁全国的生产能力,我这个数字不是很准确,全国的生产能力大概在9亿吨左右,国内消费量是6到7亿吨,每年的过剩钢铁生产能力2到3亿吨,这个时候谁敢投资?煤炭现在什么情况?现在还有人投煤矿吗?现在还有人投水泥吗?为什么不敢投?不是没有钱,是因为我投一个赔一个、投一个赔一个,这个行业中产能已经过剩了,我往哪投?这个时候政府过来说我们要拉动投资、要拉动内需,我给你贷款你投资,他会接受这个贷款吗?企业不会要这个贷款的,你即使给我贷款,我也要问问我自己我往哪投,我投下去之后能不能回收。



  各位到企业去看一看,其实大家都是做企业的,都能感到市场的压力,我只是看宏观数据,当然我也从中欧的学员那儿不断了解微观层面上正在发生的事情。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恶化,表面上看上去都是订单不足、需求不足,实际上背后是什么?背后是产能的严重过剩,这就使得我们现在在价格方面出现了两个价格指数分道扬镳:一方面是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涨,另外一方面是生产价格指数不断下降。



  从数据分析上可以看出,生产价格指数的下跌在去年下半年稍稍缓解。为什么?因为 4万亿2.0版,去年下半年政府开始执行4万亿2.0,大家感觉到日子稍好过了一点,今年的一季度生产价格指数继续下跌,甚至势头进一步加剧,原因在哪里?为什么CPI在往上走、PPI在往下跌,为什么?还是过剩产能。



许小年:当下中国没什么东西值得投资 之三



所以这个时候宏观政策没用,政府花钱无非是增加无效的供应能力,政府花钱往哪里花?在这个时候如果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,我们要问一下,你增加的货币供应往哪里去呢?企业拿了这些钱干什么呢?



  实际我们发现,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货币发行的增长速度没有下降,一直保持在高位,全社会的融资总量一直保持在高位,但是经济没有动作,没有反应,为什么没有反应?就是这些钱发了,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,不进入实体经济是非常有道理的,如果他进入实体经济反而坏了,为什么?资本市场融的资、银行发的贷款,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一场大水冲进沙漠无影无踪,连点反应都没有,没反应就对了,有反应就坏事了。为什么有反应就坏事了?如果企业拿了这些钱去投资,这意味着未来更多的过剩产能,也就是说,你今天发的贷款将来都会变成坏账。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,宏观政策失灵。怎么办?



  我这个观点有没有讲清楚?讲清楚了,好,真讲清楚假讲清楚这个对策是什么?给老百姓发钱。减税是对的,所以这个时候不要再谈什么4万亿了,不要再谈什么货币扩张了,不要再谈什么积极的财政政策了,都没有用,你积极的财政政策、积极的货币政策,没有用,倒是好事,要是起了作用的话只能增加无效的过剩产能。根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?刚才有一位朋友讲要减税,我完全赞成,我后边的对策中就包括了这个,要实质性的全面的给企业减税,否则下半年很有可能出现企业的大面积的停工,不倒闭也要停工,因为他过不下去了。



  在座的有没有政府官员?财政部门不能够再像去年那样翻箱倒柜、掘地三尺,撤查祖宗三代。如果今年再这样收税有些企业就撑不住了,这些企业撑不住了你想想后果是什么?所以减税一定是正确的对策,但是你跟政府说减税说什么呢?你跟政府说减税就像老板跟员工说减薪一样?那可能吗?



  欧洲和美国经济之所以经历了金融危机,原因是什么?原因是结构性的失衡,这个结构性的失衡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过度的借债,使得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前杠杆率不断的攀升,MBA、EMBA的同学们告诉我一下杠杆率什么意思?资产负债比,负债太高了,一个企业的负债不能太高、也不能太低,为什么?企业负债到底有什么问题?没项目,有一些能够盈利的投资项目因为资金的限制没有办法投资,影响它的发展速度,影响它的效率,影响它的净资产收益率。各位,在学校学的东西要用,不用就忘掉了,就还给老师了,我们的几十万学费就白交了,我都觉得心疼。



许小年:当下中国没什么东西值得投资 之四



企业负债不能太低,太低的话净资产收益率太低,或者说股本回报太低,我们公司财务上来就讲资产负债比,但是企业的负债也不能太高,太高有什么问题?风险太高了。企业的负债太高风险太高,风险高表现在什么地方?为什么负债高风险就高?因为负债对企业而言就有稳定的现金流出,这个现金流出不仅仅是财务成本计,而且还包括还本,还本付息代表稳定的现金流出,如果企业不能够管理好他的现金流入,不能管理好他的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,现金流入一个跟不上节奏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流动性困难,从而陷入破产的尴尬。这个时候企业并不是资不抵债,而是流动性发生困难,这边有现金流出,还本付息,成本、工资都在支出,这边现金流入又不能够如期到来,我们叫做流动性困难,尽管他的资产还大于负债,他的净资产还大于零,这个时候企业都会发生困难,所以负债也不能太高,太高的话他的现金流入不能够支持他。



  欧洲和美国的问题都在这里,在金融危机之前借债借的太多,美国人借债借在什么地方?借在按揭贷款,家庭的按揭贷款,由于银行放低了贷款的要求,很多本来没有能力借按揭的现在也借到按揭了,但是这些人的高负债风险非常高,当经济一发生波动的时候,这些人就要违约,违约的结果是银行倒闭,银行倒闭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,所以欧美的问题我们也把它叫做结构性的问题,这个结构性就是资产负债表的失衡,过度借债和过度消费。



  既然问题的产生是资产负债表的失衡,是过度借债和过度消费,你现在要想复苏就必须恢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,正是在这一点上美国人做的比欧洲人做的好,因此美国经济现在是向好的方向发展,道琼斯指数联创新高,新高并不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,而是历史新高。相信在座的有不少做投资的,如果你现在问我投资投什么?美国股票和房地产,这是我能够看到的风险比较低的投资机会,就是美国的股票和房地产,尽管他已经创出新高,还会有更多的新高在后边,所以现在还不晚。美国的房地产已经反弹了,我号召大家买美国房地产已经号召了一两年了,现在看到房地产走的很少,如果有一点担忧的话就觉得目前反弹太快。



  除了减税还有什么对策?社会保障、减税,还有呢?制约投资的因素是缺乏赚钱的项目,对策是什么呢?放开,解除管制,打破垄断,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。我说的是对策,我说的不是行动,因为我不是政府官员。



  如果现在让我们给政府提建议,提什么政策建议?我会跟政府说,忘掉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吧,现在都没用,你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呢?你现在要做的是加快对内开放的步伐,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,这才是我们从供给方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根本出路,而不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。凯恩斯主义把大家洗脑洗的我觉得非常遗憾,已经把大家洗脑洗的都僵化了,思维方式已经僵化了。



  如果你不采取这些结构性的改革和进一步的对内开放,经济就会一步一步的滑入衰退,这不是危言耸听。我们看一下中国经济自金融危机以来的表现,我在这里没有用GDP,GDP多少年以前我就停止使用了,原因大家都知道,为什么?因为没法用。没法用用什么呢?我们向领导学习。领导曾经在借鉴外宾的时候跟外宾讲,说我看中国经济我也不看GDP,领导都不看GDP我看什么啊。领导看什么呢?领导跟外宾讲,他看三个指数,一个叫做发电量,第二个叫铁路货运量,第三个中长期贷款增长,国外的研究机构就把这三个指数做成了加权平均的综合指数叫“克强指数”,所以我们步领导后尘,我们不用GDP我们用“克强指数”,用“克强指数”判断中国经济的运行态势。



  自金融危机以来,中国经济大起大落,大落是08年的金融危机,大起是因为4万亿,可是4万亿维持了多长时间?大概维持了一年,然后经济一路下滑,其后就出现了二次探底,二次探底发生在去年上半年。二次探底以后为什么又反弹了呢?4 万亿2.0,发改委又开始批项目,发改委又批了一大批的项目,所以4万亿2.0版出现了。



  我当时就讲,现在叫二度宽松,你仍然不去解决结构性问题,必然会有三次探底。我当时已经预测三次探底要发生在今年下半年,但是三次探底比我想的要更早的到来,今年的一季度发电量就调头向下,我相信二季度的发电量进一步下滑,今年会有第三次探底,特别是在中央政府明确的表示了态度,不会有类似4万亿的刺激性政策再出台,这个经济一定会下来。发电量曲线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曲线,铁路货运总量、工业增加值、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是这个趋势,这是非常一致的。



  用这几个指标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?如果你不去解决经济的结构性问题,单纯的靠宏观的拉动,宏观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拉动,你无法改变中国经济的下滑趋势,会一路再下滑下去。



  我们不仅是传统的制造业产能的全面过剩,连基础设施也过剩,铁路、公路、机场也过剩,过剩体现在什么地方?过剩就体现在铁路现在离开了外部融资日子自己就过不下去,没有外部融资铁路就要关门、就要倒闭,完全是靠外部输血而活着的。我们都知道,如果一个人体他靠外部输血来维持生命的话,这个生命实际上已经丧失了。如果铁路不是到今天这个惨状的话,铁路体系的改革也推不动,过去“铁老大”是非常牛的,现在不牛了,为什么不牛了?日子过不下去了,铁路发了债券曾经在市场上卖不下去,一定要财政部出面担保,把它变成准国家信用,铁路债券才能够在市场上发出去。离开了外部融资、离开了贷款、离开了债务融资铁路就活不下去,活不下去是什么问题?你的摊子铺的太大了,你的成本太高了,现在的收入不足以支持铁路整个系统的运作。



  大家会问,铁路会不会提价呢?铁路敢提价吗?铁路一提价乘客跑了,我们可以坐飞机,我们还可以坐大巴,所以他又不敢提价。而不敢提价的结果是入不敷出,铁路已经超前建设了,超前建设什么意思?过剩了。



 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过剩,并不是说就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的过剩,我们在这里说的是相对过剩,相对于什么过剩?相对于国内居民购买力的过剩,有人经常算这样的账,说中国的人均钢铁世界上不是最高的啊,比发达国家还低啊,人均铁路比发达国家也低于?我们的指标看上去好像没有过剩的问题,都是不足的问题,别忘了,我们这里讲的过剩是相对于居民购买力的过剩,不能用人均的数字直接和发达国家相比。和购买力相比这个过剩对经济发展才是现实的,对企业来说才能够形成企业的收入,单纯的用人均去比没有意义,你为什么不比人均收入?我们的人均收入和美国人差多少?我们的人均收入如果按人均GDP的话,我们和美国起码差七八倍,所以和你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人均铁路的公里数应该是美国的1/7、1/8,而不是直接的比较。





许小年:当下中国没什么东西值得投资 之五



我们的政府官员老用这个数字,甚至有一些学者用人均的数字直接比较,说不存在过剩的问题,这样用数字直接比较看不出过剩,但是当你考虑到中国的人均收入仅仅是发达世界的几分之一的时候,你马上就知道这是过剩的,这是相对于国内收入水平的过剩,相对于国内购买力的过剩。



  如何走出结构性的衰退?我们从欧美的案例可以看到,经济复苏的前提是结构性的扭曲。中国要走出这一轮结构性的衰退,首先要解决的是产能过剩问题。产能过剩靠什么来解决?不是靠政府规划,不是靠政府指导,而是靠市场化的行业重组,市场化的收购与兼并。通过企业在市场基础之上自愿的、自发的并购活动,来消除产能过剩。



  现阶段的结构性衰退对于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。企业要意识到,过去低成本扩张的模式,靠简单的产能扩张已经无法持续。依靠现成的市场,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,这个时代已经结束。中国企业要面对竞争非常激烈的、日趋饱和的市场。在这个市场上,竞争的优势不再是成本、规模,而是研发、创新。



  在行业重组的过程中,现在有些企业也在进行并购。但遗憾的是,这些企业都是国有企业。国有企业的收购与兼并依赖廉价的资金供应,不计成本。国有企业的行为是最大化规模,而非最大化效率,这样的并购是与市场化的并购背道而驰。



  走出结构性的衰退,政府要做实质性的减税,避免企业的大面积停工和倒闭。走出结构性衰退,要对内开放创造新的投资和就业机会,都是面向供给方的对策,而不是面向需求的对策。对内开放是打破行政垄断,国有企业撤出竞争性行业,开放服务业,特别是电讯、金融、医疗卫生、媒体娱乐等目前仍然是供不应求的服务业。产能过剩都是在制造行业,而大多数服务业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。但是,为什么在服务业没有出现很多的投资机会,是因为政府的过度管制和行政垄断。而现在急需要开放服务业。



  好在,新一届领导层给了我们信心。信心是金子还是银子还要再看。信心是政府不会再出台刺激性的拉动内需政策,这是正确的。而且领导层也在不同的场合重申对内开放,特别是要开放服务业。这些我都非常支持。



  如何进行收入分配的调整?我认为,现在市场上所讨论的在二次分配上做文章、在最低工资上做文章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中国的收入差距来源主要是资源占有的不平等。这个资源占有包括了市场,行政性垄断占有了土地、矿山、资金和市场。造成了审批制下的官商勾结和寻租,企业不去勾结官府拿不到资源,所以责备企业家所有道理的。企业家应该洁身自好,但在现实的环境中,公民没有平等获取资源的渠道,都在政府手里,不勾结官府就拿不到。所以,新一届政府提出要取消审批制,要大量的减少审批,是正确的,关键看怎么执行。



  在审批之下的官商勾结和寻租活动,是造成收入分配恶化最重要的原因。不在一次分配上想办法,都盯在二次分配上,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。收入分配的调整和审批制是连在一起的。



  结构性问题为什么很难解决?因为在结构性的扭曲背后是制度惯性和既得利益。我们现在看到政府已经认识到结构性的问题,并且试图用改革和开放来解决这些结构性的问题。但实质性的进展目前还没有看到。改革的方向是对的,但本人对改革的方法信心不足。信心不足在什么地方?我们看到的是,由盖图章的部门规划改革,用同一支审批的笔在设计放权方案。在办公室里大谈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,而天天在市场摸爬滚打的人在台下闭嘴观望,这样的改革会有预想中的效果吗。真正的改革是要有民众参与,真正的改革是在市场上而不是在办公室里,真正的改革是企业、是民众在市场上进行的制度创新,政府的作用是总结这些创新,并且政策化、合法化。



  改革结构性的问题解决不了,我们就要面对经济会继续下滑。做企业和做研究是一样的,我们无力左右政策,只能提出建议,只能发出呼吁,但我们无法制定政策。怎么办?还是你做好企业,我做好研究。



  6月5日,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许小年教授在天津做了主题为“中国经济结构性衰退医治之道”的演讲。在提问环节,有观众请教许小年评价中国的通胀政策。许小年激烈反对印钞票。他把印钞票以刺激经济的做法比作是吸鸦片。“你抽第一个鸦片精神头十足,等第一个鸦片劲过去以后你再抽第二个鸦片发现没劲了,你第二次抽鸦片的时候得抽两个,这叫政策效应递减”。许小年劝告政府要虚心,要学会无为而治的大道。以下是搜狐财经为您发回来的现场报道:



  提问:许老师我非常欣赏,我看一个资料,中国现在累计印制钞票数超过100多万个亿,钞票印的越来越多了,我看您是一个说实话的经济学家,我看好多经济学家说,中国印票速度全球来说达到52%了,印票继续在印,有些经济学家说印钞票中国不是最多,还要继续印。一方面是反对,另一方面是赞扬,作为一个有良心的经济学家,您认为是怎么回事?



  许小年:印钞票这个事跟良心没太大关系,印钞票这个事主要就是研究成果,我自己的研究告诉我,印钞票解决不了问题,反而带来了很多的负作用,我一直在抨击美联储滥印钞票,同时也在建议中国人民银行要控制钞票的发行,因为我刚才已经讲了,你印那么多钞票,你看你经济根本没有反应,4万亿2.0不知道有多少亿下去了,现在政府搞这些计划很奇怪,似乎转入地下了,4万亿的时候大张旗鼓的宣传,4万亿2.0要悄悄的进去,所以我们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投入了多少资源,但是我们所知道的是,这个经济对政府投入已经没有反应了,就相当于人抽鸦片一样,你抽第一个鸦片精神头十足,等第一个鸦片劲过去以后你再抽第二个鸦片发现没劲了,你第二次抽鸦片的时候得抽两个,这叫政策效应递减、这叫鸦片效应递减,所以你现在印钞票也没用,只是制造了通货膨胀,PPI,生产价格指数还在不断的下跌,说明你印钞票根本没有扭转实体经济的下行趋势,可是CPI上去了,市场上的价格下去了,你说你印钞票有什么后果,没有得到什么任何好处,反而是使通货膨胀上去了,所以我建议不要印钞票。



  提问:为什么继续印呢?



  许小年:继续印那是没有办法,领导让他印,人民银行行长已经说了,他说中国不会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的方法,这表明钞票还会印,但是不会像日本那样印下去,美国人印钞票,美国人现在在酝酿,要回收了,美国人正在谈论什么时候加息,我认为他早就该加息了。我从我的经济学研究就讲,美联储印那么多钞票对美国的经济复苏根本没帮助,你别瞎忽悠,根本没起作用,真正起作用的是民间的去杠杆化,那是起作用的,跟你那个数量松宽根本没用,你数量松宽半天害别人、害自己,现在美联储如果不把大量的货币收回去,你吃不了兜着走,格林斯潘搞不好货币政策伯南克就能搞好?中国人有一句话叫“守拙”,《红楼梦》薛宝钗在抢老公的过程中为什么胜出了?因为林黛玉锋芒毕露,而薛宝钗是守拙,深藏不露。企业家也要守拙,守拙就是意识到自己什么事干不了,在自然、在社会、在市场面前要永远保持敬畏之心,不要头脑发胀,以为我无所不能,以为一个强大的政府可以力挽狂澜,你挽得了吗?你挽不了什么,你守拙,无为而无不为,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现在很多政府官员都没有,当然这是我们政治体制决定的。



  提问:许教授,您好!刚才您说现在最适宜投资的是美国的股票和房地产,我想问您一下现在中国最适合投资什么?



  许小年:中国没什么,我本人买了点理财产品,除此之外我什么也没投资,我觉得理财产品项目看一看,这个公司还是靠谱的公司,发理财产品的这个信托公司也都是认认真真做事团队是专业化的,于是我就买个理财产品,而且是定息的收入,百分之七八,挺好,这样的理财产品香港根本就没有,为什么没有呢?因为香港没有金融管制,你们去问一问做信托的,一方面他们极其头疼,对于政府管制市场极其头疼,另外一方面,他们也感谢政府,因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管制把金融市场切割成多少片,切割成多少片之后资金不流动,资金不流动就形成局部地区的高收益,这个高收益他们就以理财产品的方式跟大家分享,于是我就去分享了一把,我分享的这个我知道是分享政府扭曲市场的超额收益。能不能持续?不能持续,但是只要政府继续在这儿扭曲我就继续分享。



  为什么美国人下山了、欧洲人下不来?两者的区别是什么?两者的区别是市场,市场机制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在美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,市场机制在欧洲受到政府、受到法律、受到社会观念的限制,无法充分发挥作用,使得欧洲下不来。美国为什么市场可以发挥作用?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,资本主义什么意思?资本主义就是以资为本,顾名思义,资本嘛就是以资为本,以资为本什么概念?就是谁出钱谁是老大,资方是老大,你借了银行的钱你现在还不起了,银行怎么办?银行就把你的抵押品收走,你借了一个按揭贷款还不起了,银行就把你的房子收掉,在市场上卖掉,用卖掉房子的钱来还债,这叫资本主义以资为本,谁出资谁是老大。所以咱们看电影《白毛女》,杨白劳借了黄世仁的钱,还不起了,黄世仁就把喜儿拉走了,这完全符合市场规律,这完全符合市场规则,你用人做抵押品是不是合适可以再商量,杨白劳要是有房产也行,黄世仁可以把房产拿走,但是杨白劳房产也没有,所以黄世仁就把喜儿拉走了,这就是资本主义。



  银行把抵押品拿到市场上拍卖,拍卖了以后来填银行的窟窿,银行要不这么做后果是什么呢?银行要不这么做,银行的坏账不断的积累,到最后谁承担损失?到最后银行宣布关门,关门谁遭受损失?储蓄者,储蓄没有了,当然在美国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,因为所有的银行都有储蓄的保险。我再问大家,储蓄的保险是谁埋单?纳税人。中国人一说那是政府埋单,什么政府埋单?政府不可能创造财富,政府手里的财富和资金都是从老百姓那儿收税收上来的,政府的存款保险公司用的钱都是纳税人的钱,所以如果我不把喜儿拉走我就是对纳税人不负责,你谴责我干什么,资本主义就是这个规则,游戏规则就是这个,以资为本。欧洲不是,欧洲是社会主义,社会主义是什么意思?社会主义以人为本,不是出资方是老大,是使用资金的那个人是老大。我们觉得是不是搞颠倒了?一个企业谁是老大?企业当然股东是老大,你不能把管理层搞成老大,你不能把工人搞成老大,企业老大是谁?出资人。你搞市场经济这是最基本的原则,欧洲不是,欧洲社会主义。



  银行要倒闭了,政府说不许卖,这个银行不能倒,这个银行一倒影响到多少国计民生,不能倒,怎么办?政府对银行注资,政府钱从哪里来?从老百姓那儿收,欧洲人也不给政府钱啊,不像中国,中国政府说收什么钱大家都给,欧洲人说收什么钱人不给。他想加税老百姓全反对,他只好借债,借债借到最后搞政府借款,他的债务危机就是从这里来的,债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?债务危机的根源是社会主义。银行为什么不倒?为什么不让他倒?企业经营不行了为什么不让他倒?关门,只有这样才能把债务清理掉,不让他倒,不让他倒的结果是政府要倒,怎么办?政府要倒老百姓还偏不让他倒,这就是欧债危机最难受的地方,这个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危机,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本身,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,除了人以外,就是人的问题没法解决。





[via ]



via Tumblr http://yanghao.tumblr.com/post/52663411289

没有评论: